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古城太原水文化恢复策略研究(3)

来源:现代城市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1-1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2.人口激增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历史时期,人类依水网而居,河道密集的地方也是居民区最密集的地方,河道带来了生活和生产用水,带走了城市污水,对

2.人口激增和社会经济发展

在历史时期,人类依水网而居,河道密集的地方也是居民区最密集的地方,河道带来了生活和生产用水,带走了城市污水,对于无严重工业污染且径流数量足够的古代,这是实用并且经济合理的做法。现代城市中,自来水深入千家万户、工厂单位,生活和生产废水由市政排水系统带走,居民的生活重心从“水边”移到了“路边”,河道的作用被简单化为防洪排涝,或成为城市废水和垃圾的投放地,有的甚至填埋开辟为建设用地。城市居民对水系的依赖性减弱。1949年太原市常住人口仅21万人,截止2008年,全市人口已达355.3万人。城市人口的激增带来居住空间的膨胀和生活、生产污水的增多,河道被大量侵占和污染。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,古城水系保护的重要性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,先后疏浚汾河和南北沙河等河道。但从当前城市居民生活与水网的相互关系来看,生活上实用性的关系纽带仍很薄弱。

3.城市水环境质量下降

人对水的需求有生理、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。自然洁净的水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,肮脏的水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厌恶,由水传播的疾病则直接危害到人的健康。长期以来太原市内水域得不到有效管理,市内各河成为排污沟,全市河流普遍受到明显污染,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。城内水域的水质恶化加剧了水量短缺,促使了水系功能的退化。汾河太原段全河段均为劣V类水质,全河段主要超标污染物总氮、挥发酚、氨氮、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浓度值分别超标17.93倍、10.90倍、10.53倍、3.68倍和1.15倍。据统计,太原市每天流入汾河的污水超过30万吨。[4]

4.落后的水环境管理

在古代,维护河水清洁成为居民的共识,并代代相传。现代城市化后,虽然径流增加,然而地表水大多汇入城市排水管线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,城市水域得不到足够的水量补充,降低了污染物的自净能力,起不到美化环境的作用。此外,水体清洁维护完全成为政府的责任,居民远离污水的处理过程,误认为污水处理厂能够完成清污的所有工作。事实上,太原市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为64.02万吨,截至2009年底,太原市六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2.9t/d,即太原市城市污水量82.6%得到了处理,仍有17.4%的污水得不到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也不够良好,还存在着经费不到位、收不到污水、收费政策不到位、污水管网不配套等等问题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环境的恢复。[5]

三、古城水文化再生策略

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,水是城市生存发展的生命线。当水资源能够满足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时,水文化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促进作用;当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时,水开始制约城市的建设和发展。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水环境遭到破坏,水文化自然衰败。太原作为一个历史古城,在当代重新寻找到恰当的水环境定位,发挥水文化的独特价值,对于体现城市特色,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、拓展旅游新空间,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均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建议建立如下几方面的再生策略:

1.以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

太原虽然地处干旱半干旱区,但在历史时期水系曾遍布市区,先期具有丰富多彩的水文化内容,历史资源值得认真研究,并加以继承、发扬和创新。目前的城市保护和更新建设,如街坊改造、道路拓宽、公共空间和建筑的选址与设计、旅游娱乐设施的设置和绿化生态建设等,都不能把河道作附属因素来考虑,而应以水为主体。充分利用现有水网,再恢复和开拓一些河道和湖面,使其成为城市生态景观中心、居民休闲活动中心和联系古迹的纽带。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始进入到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导的“后工业化”阶段,滨水区重新成为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地区。目前,太原市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过程中,部分呈现出“后工业化”的趋向,城市水网的价值不应局限在城市美化和历史文化保护上,更应从社会转型进程中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对待。通过水文化的恢复,促进旅游、服务、信息等朝阳产业的扩大,促进经济发展,提高城市品位。

2.解决河道的水质和水源问题

水系是水文化的载体。恢复城市水系,改善水环境是水文化能否复兴的重要前提。在加快污水处理和污染源截流工程建设的同时,要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,重点建设引水工程,激活城市水体;发动居民共同关心、参与,共同维护和建设城市水系;针对破坏城市水环境的单位和个人,加强法制管理,教育与重罚并举。关于水源问题,可以尝试建立城市中水系统,加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造或改建,铺设城市管网,推行回收污水的收费制度,在洗车、绿化、洗路、河流补水等各行各业积极推广废水回用。将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与太钢、热电厂等工业冷却用水作为城市地表环境水系的补充。另据作者研究,2000年汾河的地表水实际利用水量超过允许利用水量,赤字为4.319 3×108 m3,全流域径流利用率均超过国际公认40%的阈值。目前引黄河水作为太原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存在水质不达标、处理费用较高的问题,但如果转变为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用水则不需过多处理,既可以弥补部分汾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赤字,还大大节约了费用。

文章来源:《现代城市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cs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110/1454.html

上一篇:就业率超95%!内蒙古城市现代职业学校打造优质
下一篇:观澜亭|山东高铁“省会环”建设加快:北环、

现代城市研究投稿 | 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| 现代城市研究版面费 | 现代城市研究论文发表 | 现代城市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现代城市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